為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我國合規管理體系有關標準及規則要求,推動合規管理在企業內部的落地實施,中知(北京)認證有限公司聯合隆安律師事務所推出“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實務”課程。為彌補部分朋友不能第一時間聽課的遺憾,幫助已經學習過相關課程的朋友加深印象,我們特推出“云課堂回顧”欄目,本次為您奉上5月29日以標準為工具的知識產權風險管理(二)知識產權風險管理的過程的要點回顧。
1.風險管理總體原則
貫穿風險識別、分析及準則建立的整體核心思想,包括創造和保護價值、整合所有組織過程、支持決策、系統結構化和及時性、基于最可用的信息、量體裁衣、考慮人文因素、透明和包容、解決不確定問題、動態迭代和應對變化、實現組織持續改進這11條原則。
2.風險管理過程
首先要明確狀況,包括內部狀況(組織治理、結構、資源等)和外部狀況(社會、文化、政治等)。然后進行風險識別、分析評估和處理措施的制定,過程中保證部門溝通協調并保持監測和評審。
(1)風險識別
包括內部風險源(意識不到位、獲取及管理能力等)和外部風險源(全球化、逆全球化、法律及科技變化等)。
(2)分析評估與處理措施
可分為戰略、運營、市場、法律等風險,分析評估各類風險的影響程度和概率,制定風險準則,確定風險處理方案。
(3)監測和評審
目的在于確保控制措施有效、獲得風險評價信息、從風險事件中吸取教訓、探測內外部狀況變化、識別新出現風險等。
(4)記錄要求
應記錄可供持續改進的內容、對管理層改進有益的內容、法律法規運行需求、獲取方法及存儲媒介、有效期、保密級別及接觸范圍等。